日期:2024/9/19
来源:
1973年,潘立鼎走马上任涡阳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时年38岁的他,踌躇满志,一个新的环境、一个关系全县人民群众健康大计的单位,他感到自己肩头的重任和组织找他谈话时语气里所包含的期待。彼时的潘立鼎,已经担任过新华书店经理、报社副总编、县印刷厂厂长,长期在基层单位工作,养成了他敏捷的工作思路、干练的工作作风。而对县医院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单位,他开始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走进县医院,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1973年县医院在册干部、职工108人,11个科室,80张病床。住院部地处涡河南岸的一处河套边上,是涡阳县城的“西伯利亚”。职工上下班和转送病员,每天要经过一个用几根木头搭建的小桥,十分不便,甚至有的危重病人在转送途中死去。当时县医院的所有房屋是1850年前后外国人用于传教修建的,破烂不堪。加之受到“四人帮”反革命路线的干扰和破坏,资产阶级派性和宗派主义思想的影响,造成领导班子不团结,虽经多次更换,工作队几进几出,均无好转。无政府主义泛滥,医疗作风不正,差错事故时有发生,已成为全县众所周知的“老大难单位”。置身县医院,潘立鼎同志心绷紧了,他想了很多很多,他要尽快行动,改变这人心涣散,破旧不堪的医院现状。
上班第二天,他把铺盖一卷,住进了天主堂,开始了他的工作。通过调查,他了解到每位职工对县医院在天主堂这破旧的地方开展工作都有想法。过去,历任领导在会议上也都有迁址的讨论,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未予实施。他便以此为突破口,首先把迁址工作迅速落实到位,潘立鼎想到做到,刚上任后几天,他就召开了多次会议,酝酿南迁工作。职工看到这位新任领导心中想的是要改变医院工作、病房环境,发展医院建设,他们看到了希望,思想随之活跃起来。2月初,潘立鼎便亲自带人跑县委各部门,一趟、两趟、三趟...... 数十次地到郝庄、西小庄、东关卫生队、马庄生产队看地选址,很快于2月下旬确定新院址定在二中旁,胜利路南侧。征地协议签订后,他马不停蹄,亲自撰文报告省卫生厅、地区卫生局筹款,跑县委生产科落实建材。4月初,胜利路院区的基建工程便开始了,全院职工看到这样一位有作为的领导,工作信心大增,干劲十足。
潘立鼎注重抓好医院党的建设,经常组织职工政治学习,开展持久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医院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1973年4月,潘立鼎改组了医院党支部,并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组织支部成员学习理论、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白求恩、张思德、雷锋、李月华为榜样,深入开展卫生革命和“六比”、“六赛”活动,开展灵活多样的思想教育,使职工很快摆脱了盲目斗争和帮派观念。
潘立鼎同志在工作中,坚持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注重抓好医院领导班子的团结。当时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大部分是1973年前后新调来的,互不了解,对业务也不熟悉,“外行头”,工作难形成合力。为了使一班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起来,共同战斗。他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反复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论十大关系》等有关文件,并引导领导班子成员加强团结,一切以工作为中心。同时对林彪、“四人帮” 破坏党的民主生活的罪行进行深刻批判,使同志们深深懂得了加强团结是发挥领导班子战斗堡垒作用的关键。不团结就会导致班子涣散,说话没人听,办事没权威,让人钻空子。为使工作互相配合,防止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潘立鼎便“约法三章”即: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已成决议,坚决执行;不争功、不推过,不做小动作;搞群言堂,不搞一言堂,主张当面敲鼓,反对背后踢脚,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有两个支部委员,原为文革初期针锋相对的两派,思想长期对立,工作不协调,影响班子的安定团结。潘立鼎同志注重帮助他们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各自的缺点和不团结的危害,使他们都能主动检查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很快达成了团结。
潘立鼎组织全院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有关文章,在全院开展学习雷锋和李月华的先进事迹活动。1973年,潘立鼎多次组织科室负责同志和群众代表,到泗县丁湖公社参观人民的好医生一李月华同志的先进事迹,让大家在李月华同志的墓前表决心发誓言。每次参观回来后他都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职工进行教育和宣传,使全院职工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全院职工一致表示,要以李月华同志为榜样,做到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1974年,有个病人叫贾素月,来医院治疗被诊断为胆囊炎,需要动手术。但她由于久病,身体条件和经济条件都很差,做手术有困难。对这样的病人怎么办? 潘立鼎同志立即发动全院职工开展讨论。他说,贾素月手术没有钱,我们大家可以来捐献,需要用血我们大家同样可以来无偿献血。在贾素月住院期间,有的同志主动为贾素月送钱、送粮票,潘立鼎也多次到她病床前,进行安慰,观察病情变化。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下,贾素月很快康复出院。在出院时,她激动地说:“我今天能活着出院,感谢县医院培养出来的好医生。”
潘立鼎认真抓好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是不受重视的,有的甚至因为个人家庭出身而受到不公平待遇。卫生部门是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地方,如何培养教育、使用好这一部分力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是潘立鼎经常思考的问题。在任的几年间,他总是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做到在政治上热情关怀,业务上培养提高,充分发挥他们在医院建设中的积极带头作用。如某科有一位医生过去犯了一些错误,每次运动都要找到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思想包袱沉重、情绪低落、工作消极。为了促使这名同志转变,潘立鼎经常主动找他一起学习谈心, 帮助他分析犯错的根源,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他工作中稍有一点进步,潘主任总是及时表扬鼓励,终于使这位同志放下包袱,焕发了朝气。1973年4月,这位同志被医院安排搞基建工作,他东跑西奔,不辞劳苦,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潘立鼎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在工作中他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总是率先做到。为认真抓好劳动纪律的落实,他多年坚持早上班晚下班,严格管理、认真考勤,使全院职工主动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大大提高。
潘立鼎同志认真学习医院管理知识,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潘立鼎同志经常说:我们反对那种说起来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对不上号的“嘴巴干部”。为了搞好医院管理工作,他托人从上海买了《医院管理学》,认真钻研,深刻领会,并积极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针对1973 年各科室都是临时负责人负责科室工作的现状,他觉得不利于调动负责人的积极性,就着手进行科室班子建设,在他在任的几年间,就配齐了全院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纠正了临时负责人“临时”观念,促进了医院工作。他一心为公、勤奋敬业、勤俭建院、爱院如家。 在胜利路院址建设时,为了防止工程浪费工料现象,他总是亲自收集数据,进行工程核算。 在财务科1号楼施工时,潘立鼎同志认真审查了该楼的楼板使用方案后,认为浪费,并提出自己的改正方案。经过工程队论证,认为潘立鼎提出的方案科学合理,比原方案可节约楼板30余块,节约资金2000余元。为防止工程所用工料丢失,他常常深夜从天主堂步行到建筑工地,亲自查看到深夜12点后才回家休息。在物资专控的七十年代,为了搞建材,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他一边不停地向物资供应部门要建材,想方设法找领导批条子,另一方面积极开动脑筋,选派有工作能力的人外购黄沙、水泥,回院后请人自制混凝土楼板。他调动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使医院基建工程顺利进行。他厉行节约,精诚办事业被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他的影响下医院节俭之风盛行。几年间,职工自己动手铺路1000 多平方米,植树5000余棵,挖土1500立方米。职工自己动手刷墻壁、油漆家具,节约了大量资金。在1976年底、1977年初医院搬迁时,在做好充分的思想、组织、物资准备的基础上,全院职工一齐动手,车拉肩抬,不到两天全部搬完,没有花用一分钱的搬迁费。在平时工作中注意废物回收,搞好修旧利废,为医院节约了大笔资金。
潘立鼎深知医院是个大单位,无规矩难成方圆。到任后他立即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守、有章可循。1973年,在借鉴的基础上,他发动群众,讨论制定了医院管理制度四十四项、近三百条,做到了岗位责任明确,事事有人管,人人知道怎么干。可是,由于专横跋扈的“四人帮”硬要把合理的规章制度说成是“管、卡、压”,声称要办“无规章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致使规章制度的执行受到一些干扰。打倒“四人帮之后, 潘立鼎认真总结医院从1973年以来,执行规章制度的经验教训,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发动群众,广泛调查研究,对各项规章又进行认真讨论和修订,很快使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充实到四十八项、三百八十多条,在医院管理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作为业务单位,技术是服务人民的第一要素。在业务上,潘立鼎为使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技术本领。他注重加强对业务技术人员的学习和提高。在任的几年间,他采取请进来带教,派出去学习等方法,先后派往北京、上海、合肥、蚌埠、阜阳等地进修学习的有50余人,占医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注重新技术的吸收与应用,1973 年潘立鼎刚到医院时,外科只能开展下腹部手术,1980年,他调离医院时,外科已能开展20余项新手术:腹部手术、胸部手术、骨科、泌尿科手术等,已具备地区先进水平,内科系统已分出传染科,病床数也由80张增加到250张。
在潘立鼎任医院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的七年间,医院院址迁移,医院规模扩大,医疗秩序稳定,工作形势良好,已建成门诊楼、内科楼、财务1号楼、和阁子2号楼、两处砖瓦房职工宿舍,为改革开放后,医院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同时培养出的大批学有所成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医院后来的业务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在潘立鼎的带领,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1979年医院获得全省九所重点县医院之一。同年省卫生厅组织全省县级医院在我院召开了现场会。
1980年初,因工作需要,组织安排潘立鼎同志虽从我院调出,但他对涡阳县人民医院建设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将永远彪炳在涡阳县人民医院建设发展的史册中。
(本文载于《涡阳史话》)
友情链接
电话:0558-7210196
地址:涡阳县城关镇胜利路112号(老院区)
涡阳县城关镇向阳南路急救中心(新院区)
患者朋友:你在就诊过程中如有不满意之处,请第一时间拨打以下投诉电话:
2867680(院纪委办,正常工作时间)
7210196(总值班室,非正常工作时间)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
快捷预约挂号
皖公网安备 34162102000215号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涡阳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