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5/8/24
来源:涡阳人民医院
我院副院长王化猛领衔主持研究的“益气实脾法对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型的影响”中医类科研项目被亳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众所周知,慢性丙型肝炎有着非常强的顽固性及复杂性,治疗难度大,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的伤害也大。作为资深中医肝病专家的王化猛副院长为最大程度的减轻患者病痛,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多年。2012年,他申请承担安徽省卫生厅 “益气实脾法对慢性丙型肝炎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型的影响”科技项目,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能力,带领课题组一班人,利用2011年以来的皖豫边界集聚性丙肝事件,对涡阳县丹城及周边乡镇发生的患者进行分析,观察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辨证分型及其无证可辨型的存在情况,探索中医证型对西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影响情况,探讨中医药适时干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经过2年多的系列研究,该项目先后发表中西医学术论文6篇,于2014年8月顺利结题,并通过省级成果鉴定。
本项目在国内较早提出慢性丙型肝炎联合抗病毒治疗导致的临床乏力、神疲、白细胞下降等归纳为中医“气虚”范围,采用益气实脾法进行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抗病毒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增进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与方法。并且,该项目具有创新性,它完善了中医药对丙肝辨证规律的认识和研究,揭示慢性丙型肝炎众多无证可辨型的客观存在,将丙肝治疗视为中医“治未病”,同时适时中医药干预,解决西药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疗效,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系列专业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工作,也为中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该成果的应用为中医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并推动了慢性丙型肝炎相关性疾病的规范诊断和正确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又讯:我院妇产科主任杨云等自行研究的“自体腹壁筋膜经腹膜外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研究与应用”项目,也同时获得亳州市科学技术三等奖(该项目曾在我院45期院报上做过详细介绍)。这些科研成绩的取得,充分显示了我院在科研方面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并对提升我院整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邓翠翠)
友情链接
电话:0558-7210196
地址:涡阳县城关镇胜利路112号(老院区)
涡阳县城关镇向阳南路急救中心(新院区)
患者朋友:你在就诊过程中如有不满意之处,请第一时间拨打以下投诉电话:
2867680(院纪委办,正常工作时间)
7210196(总值班室,非正常工作时间)
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二维码
快捷预约挂号
皖公网安备 34162102000215号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 涡阳县人民医院